社区管家学习如何“花钱”
深圳商报记者 管亚东
从13日到15日,首批社区基金会培训班举行三天大集训,老师既有民政部、北大专家学者,也有相关理工大学的专业人士,内容就是帮助这些社区“百万”、“千万”资产大管家们,学习如何在社区里募钱,让扶贫助困事业得到源源不断补给;同时学习如何花钱,干干净净阳光下运作,真正惠及社区邻里。这也是《深圳市民政局社区基金会培育发展工作暂行办法》发布以来,首次为社区基金会举办的专题培训。
7社区基金会家底过“百万”
按照《办法》规定,社区基金会的原始资金不得少于100万元,而目前全市首批试点的7个社区基金会中,各家资产均已超百万,特殊一点的桃源居社区基金会,由于李爱君董事长的慷慨,资产过亿。与别的基金会四处撒网找项目不同,社区基金会有点“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意思,帮扶的对象都是社区里的居民。
光明新区的凤凰社区基金会负责人表示,他们已开展了两个项目,一个是“金色朝阳成长计划”,免费为40个社区困难家庭的孩子提供学业辅导,总花费25万元;另一个是针对社区残疾人的“微梦想、微心愿”,为17名户籍残疾人购买血压计、腿部按摩仪等,帮助残疾人实现小心愿。
更令人可喜的是,该基金会负责人有理财的意识,而不是坐吃山空。“社区基金会的500万原始资金已放入银行进行理财,我们现在做项目用的50万是重新向社区内的企业募集来的。”光明新区社会建设局基层建设科科长谢红城告诉记者,在社区内花出的每一分钱都很透明,社区的企业家都很乐意捐款。
“我们马上就要开展以外来务工子女为主的小候鸟夏令营活动了。” 南坑社区基金会秘书长卓庆鑫说,作为我市首家社区基金会,南坑社区基金会开展了多项扶贫济困、帮残障人士找工作、助力社会组织圆梦的项目,也让社区居民实实在在受惠。
捐赠人把钱花在社区看得见
“小到城中村的店主,大到社区的企业家,听说钱是为社区而捐,都比较积极。”南坑社区基金会秘书长卓庆鑫说。市慈善会秘书长房涛说,深圳市人均捐赠额全国第一,但大量的慈善捐赠都输出到外地,本地社区和困难群众很少从中受益,对于一个人口千万以上的城市来说,其实需要帮助的人不在少数,而无论从政府还是社会组织来讲,可运用帮助他们的手段却很少,社区基金会就是弥补这个短板。一方面捐赠人参与社区建设,钱花在社区里看得见摸得着,另一方面也极大提高他们在社区社群中的影响力,产生更好的向心力。
市慈善会组织开展了我市首期社区基金会培训,两天半的培训课程邀请国家民政部、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社区基金方面的专家集中授课,了解社区基金会的现状,并解答社区基金会负责人在筹款、运营等方面的困惑,同时也为将来更多社区建立基金会累积经验。
居民可举手决定钱花哪里.
房涛介绍说,目前社区有居委会、社区工作站等基层组织,但这些基层组织仍以行政为主,居民缺乏参与度,而居民自发组成的社会组织则缺乏运作基金。“社区基金会作为一个新的载体,能够发动政府、市场、居民等力量实现多元共治。”她说,当社区公共设施出现问题时,居民一致认为需要维修,但居委会没有资金支持,社区工作站则需要层层上报,居民能做的只有等待。社区基金会则能为居民解决社区内公共服务设施问题提供资金支持,社区居民可以共同商讨决策。社区基金会项目的产生是透明化、阳光化的,一个新项目的产生有一套严格的调研、投票流程,除了社区基金会理事会参与其中之外,居民议事会还可以进行表决,最终由社区居民决定是否做这个项目。这对于培育居民自我管理能力会起到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