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政协常委房涛:
关于解决社会工作者职业化问题的提案
问题:深圳作为全国“专业社会工作和社会人才队伍示范区”,在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在深圳市民政局的指导和统筹下,探索“深圳模式”,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和民生保障的专业化发展。至2018年底,在全市持证社工发展至16000余人,社工服务机构共186家,行业从业人员8515人。
01 | 社工岗位配置不足 |
随着社会转型发展,市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多,对服务差异化的要求显著提高,而目前深圳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为8000余人,以全市1300万常住人口计算,约占0.62‰,社工专业人才总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社工服务岗位拓展将成为一项关键性任务。
02 | 专业教育未能匹配行业发展需求 |
现代社工理论方法起源于西方,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专业教育的目标不明确,与许多管理类专业的培养方案相似;二是理论体系西化,实践与实习质量不足。另外,从业人员职业素质参差不齐,造成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专业程度、实务能力、研究能力等方面还离国家社会工作发展规划、离深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的发展目标、离老百姓对精准高效的社会服务的期待相距较远
03 | 社会工作者的薪酬待遇普遍较低 |
深圳一线社工新人月薪约3300元,与其他专业持平,但增长缓慢,到第三年时,与其他行业相比劣势明显。社工薪酬待遇存在一刀切的问题,且多劳不多得,致使很多有学历、有能力的人才流失。
问题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深圳市在多年工作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和宝贵的经验,但人才队伍缺口大,行业规范治理有待加强,人才激励机制尚未建立,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都制约了职业化、专业化社工队伍的建设。建议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01. 合理设置社会工作岗位(提请: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委、各设置社会工作岗位的相关部门解决),就业方面需要相关部门达成共识,明确哪些岗位必须设置专业社会工作岗位。
需要进一步推动各类社会服务事业单位、企业社会服务部门、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和广大城乡社区,按照新增一批、整合一批、明确一批的原则开发设置专业社会工作岗位。
同时各相关政府部门可加大社工项目购买或岗位购买的力度,提升社工市场需求。
02. 科学规划教育发展模式(提请:市民政局、市教育局解决),一是,建议把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作为我市培养社会工作职业人才的主要阵地,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与方案设计。高校社会工作教育改革可从专业知识、职业能力与价值理念的平衡发展为出发点,邀请实务工作者为学生的校外导师,制定与岗位相适应的实践课程。
二是,推动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工作学院实体化升级建设,使其成为社会建设领域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特色院校。在继续教育方面,需精准定位培训主体,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体系,加强社会工作者的上岗培训和实习;举办精神卫生、禁毒等重点工作领域的实务能力提升培训;组织高层次骨干社工人才培训。
03. 完善社工人才激励保障机制(提请:市财政委、市人力资源保障局解决),在建设社工职业化队伍时,增加高素质社会工作者的薪酬待遇是必要的。
一方面要建立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对学历、资历、业绩综合考察,设计薪酬。
另一方面应加强社工思想建设,改善工作环境,选派优秀社工到国外进修,增强其对工作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建议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以立法等手段进行规范化与标准化。根据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整体工资水平等情况,适时调整薪酬指导标准,并纳入我市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一并发布,提高社工待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