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信息公开
    财务披露 品牌宣传 制度/报告 慈善平台
  • 慈善项目
    城市与社区可持续发展 精准帮扶 健康福祉 优质教育 慈善活动 更多项目
  • 益起捐
    资金捐赠 物品捐赠 志愿者服务捐赠 场地/其他捐赠
  • 关于我们
    简介/捐赠账号 荣誉大事记 完善治理 组织架构 合规文化
  • 新闻资讯
    慈善资讯 机构动态 专题报道 冠基风采 视频新闻 疫情新闻
  • 我要公示
登录 注册
新闻资讯
2025年5月慈善组织合规资讯
2025/06/20
118


一、新规动态

(一)《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管理办法》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2025年2月12日发布的《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官网)

【解读】

《办法》所称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是指对个人信息处理者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是否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的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价的监督活动。

《办法》共计二十条,并将《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指引》作为附件,对合规审计活动的开展、合规审计机构的选择、合规审计的频次、个人信息处理者和专业机构在合规审计中的义务等作出细化规定和操作指引,旨在为个人信息处理者开展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提供系统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规范,提升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合法合规水平,保护个人信息权益。

同时,《办法》明确了个人信息处理者开展合规审计的两种情形。一是个人信息处理者自行开展合规审计的,应当由个人信息处理者内部机构或者委托专业机构定期对其处理个人信息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的情况进行合规审计。二是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发现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存在较大风险、可能侵害众多个人的权益或者发生个人信息安全事件的,可以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委托专业机构对个人信息处理活动进行合规审计。

对慈善组织而言,《办法》在强化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规范流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有助于慈善组织更好地保护捐赠者、受助者等相关人员的个人信息。慈善组织在开展业务过程中,会收集相关捐赠人、受益人的个人信息,如姓名、联系方式、家庭情况等,通过借鉴《办法》,可提升组织整体对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视程度,避免因疏忽导致信息泄露等问题。

(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工作的意见》

2025年5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坚持儿童优先发展和最有利于儿童的原则,按照保障基本、优化服务、维护权益、促进发展的工作思路,加强科学分类,强化精准识别,有效提升困境儿童福利保障水平。(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官网)

【解读】

《意见》是继 2016 年《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后,我国儿童福利领域的又一重要制度安排。该文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 “六个体系”建设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标志着我国困境儿童保障从基础生存型向全面发展型转型升级。

《意见》提出,要不断完善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六大体系建设。一要夯实基本生活保障体系,加大基本生活保障力度,优化基本生活保障方式,丰富基本生活保障内容,构建“物质+服务”多元保障格局。二要优化医疗康复服务体系,加强困境儿童医疗保障工作,细化医疗救助措施,提升康复服务水平。三要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保障困境儿童均等接受教育服务,加强特殊教育服务,完善教育帮扶措施。四要构建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开展心理健康监测评估,及早发现困境儿童心理行为异常情况,及时高效转诊帮扶。五要筑牢人身安全保护体系,防范打击侵害困境儿童合法权益的行为,对遭受侵害的困境儿童加强救助保护措施,同时,积极预防困境儿童不良行为。六要健全法定监护责任体系,强化家庭监护责任,完善国家监护制度,发挥儿童福利机构监护支持作用。

《意见》明确,要促进社会力量参与,推动困境儿童需求与慈善组织服务有效对接,推动公众通过慈善帮扶、志愿服务等方式关心关爱困境儿童。作为慈善组织而言,可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通过建立精准高效的需求对接机制、开发多元化服务项目等创新与实践探索,推动儿童福利事业迈向新高度。

二、监管动态

(一)民政部公布8起公益慈善领域非法社会组织典型案例

2025年5月27日,民政部官方网站公布8起公益慈善领域非法社会组织典型案例,它们分别是“中国慈善联合会东平服务站”案、“长泰区慈善会”案、“中华志愿者协会溆浦服务站”案、“辽宁营口爱心志愿者协会”案、“莆田市消费者协会”案、“东望志愿者涪陵服务队”案、“杨柳助学基金会”案、“中国忠诚卫士应急救援中心浙江总队”案。(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官网)

【解读】

该8起案例主要集中在不法分子利用公益慈善领域社会关注度高的特点,以从事公益慈善活动为幌子,或自我包装成“合法社会组织”,或冒充合法社会组织下属机构,有的甚至从事非法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破坏了社会组织登记管理秩序,更污染了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环境。

一是公信力破坏与信任危机。非法组织通过伪造政府文件、虚构公益项目,严重损害了公益慈善领域的公信力。例如,“中国慈善联合会东平服务站”伪造党和政府奖章,将慈善与虚假投资理财捆绑,导致公众对正规慈善项目产生怀疑。这种信任危机可能引发“狼来了”效应,影响合法组织的募资能力。

二是对弱势群体的直接侵害。案例中的受害者多为老年人、学生家长等易受骗群体。“中华志愿者协会溆浦服务站” 以“乡村振兴惠民招生”为幌子,骗取贫困家庭的学费和信任,而“长泰区慈善会”通过功德箱诱导不明真相的群众捐款,直接造成经济损失。

三是行业合规管理的紧迫性。合法社会组织需加强名称保护和分支机构管理。例如,中华志愿者协会等全国性组织应建立地方服务站的备案机制,防止被冒用。同时,慈善组织需强化资金流向透明度,避免因管理漏洞被非法分子利用。

这8起案例是民政部常态化打击非法社会组织的缩影,反映出监管部门对公益慈善领域 “零容忍” 的态度。未来,仍需通过法律完善、技术赋能、公众参与和行业自律的多维治理,构建“不敢骗、不能骗、不想骗”的慈善生态。对于社会公众而言,参与公益时应坚持“先查证、后捐赠”原则,通过官方渠道核实组织资质;对于企业和媒体,则需在合作与报道前履行审慎义务,共同筑牢防范非法社会组织的社会防线。

三、行业动态

(一)民政部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第十五次全国民政会议部署的重要一年。2025年5月29日,民政部官网公布《民政部2025年度立法计划》,明确了2025年的立法项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官网)

【解读】

2025年,民政部将从四方面做好年度立法工作:

一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着力处理好改革和法治的关系,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是突出立法重点,以高质量立法服务保障民政事业改革发展。注重与年度民政重点工作任务衔接,坚持突出重点、急用先行、统筹兼顾、科学合理安排立法项目。

三是加强和改进民政立法工作,不断提升立法质效。改进立法模式,探索建立立法快速响应机制,积极推进“小快灵”“小切口”立法。

四是强化责任担当,切实做好立法工作计划执行。对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时间要求紧迫的重大立法项目,主动了解相关情况,必要时统筹力量、提前介入、加快推进。

根据立法工作计划,在法律法规方面,民政部计划制定社会救助法,修订《基金会管理条例》《婚姻登记条例》《殡葬管理条例》。抓紧研究制定行业协会商会法、养老服务法,修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在部门规章方面,民政部计划修订《取缔非法社会组织办法》《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公墓管理暂行办法》《华侨以及居住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中国公民办理收养登记的管辖以及所需要出具的证件和证明材料的规定》《儿童福利机构管理办法》《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办法》,制定《社会团体年度检查办法》《行政区划代码管理办法》《殡仪馆管理办法》《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管理办法》。抓紧研究制定《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管理办法》《男女双方均非内地居民的中国公民在内地办理婚姻登记办法》,修订《慈善组织保值增值投资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此外,民政部将致力于推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政府职能转变等涉及的立法项目,以及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其他立法项目。

从上述立法计划可知,民政部对于社会组织领域制度建立和健全将持续重磅出击,一方面体现了慈善法律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慈善法律体系的完善已经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印证了强监管时代逐渐来临,各慈善组织应当做好相应准备,加强自身合规建设。

(二)深圳市民政局关于公开征求《困境儿童家庭教育服务指南》地方标准意见的通告

2025年5月20日,深圳市民政局官网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困境儿童家庭教育服务指南》地方标准意见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并现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期限为2025年6月21日。(来源:深圳市民政局官网)

【解读】

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相继落地实施,这标志着家庭教育已从传统的“家事”范畴上升为受法律规范的“国事”。这些法律不仅是对未成年人权益的全面保障,更是构建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石。

然而,现实中频发的未成年人被遗弃、虐待、暴力伤害事件,以及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追根溯源,很大程度上与监护人教育理念偏差、教育方法失当密切相关。尤其是困境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他们因社会支持薄弱,更容易陷入家庭教育缺失或不足的困境。监护人“教而无方、教而不当”“养而不教、监而不管”等问题,会给困境儿童带来严重心理创伤,甚至导致其出现不良行为,乃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虽然相关法律法规为家庭教育服务指明了方向,但在国家、省、市层面,针对困境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具体标准指南尚属空白。缺乏统一规范,使得实践中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难以形成有效的指导体系。在此背景下,结合深圳实际制定困境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指南具有重大意义。

《困境儿童家庭教育服务指南》主要从工作原则、指导内容、工作机构、指导情形、指导方法、指导流程等方面,对于困境儿童的家庭教育服务提供了指导标准,为儿童福利和保护工作者提供清晰的法律实践路径,指导他们依法依规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同时,通过规范的指导流程和标准,帮助困境儿童监护人明确自身责任,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这不仅是对新时代儿童关爱服务需求的积极回应,更是保障特殊群体基本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举措,对于推动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未成年人保护长效机制具有深远影响。

(三)深圳市财政局 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 深圳市民政局关于2024年度—2026年度和2025年度—2027年度公益性社会组织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名单的公告

2025年5月29日,深圳市财政局官网发布《关于2024年度—2026年度和2025年度—2027年度公益性社会组织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名单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据该公告显示,2024年度—2026年度符合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共22家,2025年度—2027年度符合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共154家。(来源:深圳市财务局官网)

【解读】

本次公益性社会组织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名单的公布,深圳市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深圳市民政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有关规定,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民政部关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事项的公告》有关要求,明确了深圳市符合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社会组织名单,为企业和个人进行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提供了依据。

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是宝贵的政策资源,各社会组织应当珍视并充分发挥价值,积极主动、规范有效地促进公益事业发展。一方面要健全制度、规范运作,确保持续符合资格要求;另一方面要善用此资格,提升捐赠吸引力,有效撬动社会资源,服务公益事业发展。

 

 

 


  • 信息公开
    • 财务披露
    • 品牌宣传
    • 制度/报告
    • 慈善平台
  • 慈善项目
    • 城市与社区可持续发展
    • 精准帮扶
    • 健康福祉
    • 优质教育
    • 慈善活动
    • 更多项目
  • 益起捐
    • 资金捐赠
    • 物品捐赠
    • 志愿者服务捐赠
    • 场地/其他捐赠
  • 关于我们
    • 简介/捐赠账号
    • 荣誉大事记
    • 完善治理(理/监事会)
    • 科学管理(秘书处)
    • 加入我们
  • 新闻资讯
    • 慈善资讯
    • 机构动态
    • 专题报道
    • 冠基风采
    • 视频新闻
扫码关注深圳市慈善会
  • 微信服务号
  • 微信订阅号
  • 微博官方号
友情链接:后台管理系统入口
主办单位:深圳市慈善会 地址:深圳市罗湖区笋岗东路12号中民时代广场B座3楼 邮编:518112
Copyright © 深圳市慈善会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70400号 咨询热线:0755-82470109 Powered By 公益啦 技术支持:400-995-7889